-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调整教育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...2025-04-18
-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2025-04-16
- 2025年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考前提醒2025-04-11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...2025-04-07
- 湖北省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温馨提示2025-04-03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的通...2025-03-31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(20...2025-03-27
- 2025年湖北省普通高考体育专业素质测试考生须知2025-03-25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2025年度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...2025-03-21
-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...2025-03-19
-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...2025-03-18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年高校“礼敬中华优秀传...2025-03-18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实施专科教育...2025-03-18
- 坚持和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(总书记讲话实录)2025-03-16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“春季促就...2025-03-15
语文
作文首现两个命题
“与2010年中考语文卷相比,难度略有降低,但文言文的阅读量有所增加。”21日,名师团老师坦承,此次4月调考,作文提供一个材料,并首次加上两个命题,学生从两个命题中任选一个。“此举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,意在鼓励学生写好记叙文。”
与往年不同,此次试卷选材课内外兼顾,许多素材都来源于课本。比如,基础部分的“字形辨析”、词语运用等,均来自于课本。同时,文言文阅读中词语理解的部分素材来自课外,但考查的知识点是课内的。
“复习时,课内知识、课外素材要兼修。”武汉市教科院称,试卷的素材非常鲜活,如“利比亚撤侨事件”、“日本九级大地震”等均入题,让学生关注生活。此外,考生平时要学会“品味”语言,在细节品读和咀嚼中学会“用”语言。考生平时除了读懂文章外,更要借此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。
2011年,初三元月调考作文,是一个材料加一个命题。但在四月调考中,是一个材料加两个命题,学生从两个命题中,任选一个。“两个命题‘我曾有梦’和‘守护梦想’,意在鼓励学生写记叙文。”名师团老师说,此题既可写记叙文,也可写议论文。“审题上没难度,写作时尽量文体鲜明。只要有对梦想的理解,就不算跑题。”名师团老师认为,此次采取两个命题,其中一个就是为了鼓励学生写记叙文。
数学
题型新变化应引起注意
21日,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员在评析初三4月调考数学卷时表示,试题立足教材,很多题目源于教材,甚至不回避原题。
这位名师认为,基础知识覆盖了数与代数、方程、不等式、函数、图形的认识、图形与变换、图形与坐标、图形与证明、统计概率等内容,注重对几何图形变换和运动变化、数学应用与建模能力及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。另外,试题还密切联系生活,如体育中考、中小学生视力、月球与地球间距离达到19年来的最小值等。
他认为,其中一些变化,需引起学生的注意。填空题第15题,从题面上来看,如果用反比函数的对称性问题来求解是最佳,但由于这一考点在教材中并未涉及,如果在日常教学中,学生没有接触,则可能不会采用这一方法解题。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第22题,这是一道几何题,第二问的解答方法很多,其中最简单的是采用黄金分割点来求解。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这一内容,就可能要花较多的时间用别的方法解答。
此外,一些题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以填空题16题为例,以往此类题型是利用图形来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,这次则要求学生根据图形分析后并给出一个确定值。
史社
试题沿袭“图文并茂”
历史与社会(以下简称史社)全卷40分,包括15道选择题共30分、2道非选择题共计10分,题型、题量与去年中考完全一致。整套试题出现了8幅图片、2个表格,可谓“图文并茂”,沿袭了往年中考史社命题的风格。
按照2011年的中考考试说明,史社在考点上,有三处变化:一是在中国历史部分,要求考生“理解”“林则徐与虎门销烟”的考查点;二是中国历史部分,“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”,由过去的“了解”、“理解”提升至“掌握”的要求;三是世界历史部分,“冷战后的和平与发展”能力要求由“了解”到“理解”。三处调整,都提高了对考生的要求。这在本次调考中,上述的调整在第24、31和32题中均有所体现,对相关知识点的考查力度确实加大了。
受访名师建议,在下一轮复习中,按照考试范围进行的专题复习,注重中外历史的有机联系,注重答题思路的训练。
思品
考生为政府“献策”
武汉市初三4月调考思想品德(以下简称思品)考题令考生眼前一亮,央视篮球广告词、漫画“健美猪”等热点事件悉数入题,试题可谓“热”得烫手,考生们没有陌生感。
本次调考卷与3月份公布的考试说明要求完全一致,包括选择题(15小题,30分)和非选择题(2小题,10分),总分为40分,几乎是每一道试题都“穿”着热点的外衣。如在选择题中,教育部的《开学第一课》、央视体育频道的广告词“无兄弟,不篮球”和姚明的广告语、网络监督“问题官员”、利比亚撤侨、个人所得税问题等悉数入题,可谓将新近热点话题“一网打尽”,这说明中考的思品命题依然会紧扣当前时政热点。
试题开放性强,如第33题、34题没有唯一答案,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。第34题的第3小问,要求考生就打造“幸福武汉”的主题,给武汉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,让师生们感到新奇。
受访教师表示,思品调考题的考试内容、重点及分值分布总体上与去年中考保持稳定,注重对学生的道德、法律以及国情等3个模块的考查。建议考生在最后的阶段复习时重点夯实基础知识,同时习惯用规范学科术语答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