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省教育厅关于2025年上半年高等专科教育中外合作办...2025-07-02
-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...2025-06-30
-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湖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...2025-06-26
- 关于公布2024年教育部 “基础教育精品课”名单的...2025-06-25
-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废止有关省级科技政策文件的通知2025-06-24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职业学校“技能成才 ...2025-06-24
- 教育部关于印发《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...2025-06-19
- 习近平: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...2025-06-17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教育部大中小学...2025-06-13
- 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公布2025年我省自学考试社会助学...2025-06-12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...2025-06-11
-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2025年省直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...2025-06-07
- 关于做好2025年度产业工人求学圆梦行动工作的通知2025-06-06
- 教育部办公厅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全国青少...2025-06-05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实施专科教育...2025-05-28
让学校和考生各取所需
应注重对考生的能力、素质的考查, 选拔既“适合学校发展”又“适合学生发展”的人才
■ 《情感读本》杂志社总编辑 罗金远
自主招生是招生学校根据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,以全国统一高考录取为主、以多元化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为补充,招生学校自主选拔录取、省级招办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。其目的在于改变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注重共性有余、照顾个性不足的问题:一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,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,二是打破统一高考“一考定终身”和机械的“唯分数论”,给那些有特殊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偏才奇才开绿灯。但是现在的自主招生考试出现了与高考同质化的倾向,成了全国统考之外的“小高考”,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
据统计,自主招生招收的学生有70%以上超过了招生学校当年在计划投放地的正常分数线。也就是说,70%以上的学生并非通过自主招生而是统一高考进校的。原本能通过高考考进学校的学生被各种自主招生选拔录取了,浪费了学校、考生、家长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。自主招生一方面成为高校锁定优质生源的保险,各阵营、各学校试图通过集团式的竞争,把优秀学生尽收囊中;另一方面,也成为考生报考优质高校的保险,因为一些高校规定,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,只要过批次线即可录取,考生可以通过自主招生考试锁定心仪的大学。
实行自主招生的目的是改革“大一统”高考体制,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拔适合培养的人才,避免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求异创新思维。自主招生应注重对考生的能力、素质的考查,选拔既“适合学校发展”又“适合学生发展”的人才。因此,自主招生应该选拔以下3种对象:
一是有特长的学生。即具有学科特长、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,在某一领域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。当年,数理化成绩差的吴晗被北大录取,后来成了著名历史学家;数学成绩为零分的钱钟书取得了清华大学的入校资格, 终成一代宗师, 被学界誉为“文化昆仑”。这些例子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:当年的北大、清华看重的不仅仅是其考试成绩而是特长, 是在学科领域表现出来的优异才华。现今的自主招生,就应该要录取偏才怪才奇才,让我们的大学教育真正做到“天下英雄,尽入吾彀中”。
二是有个性的学生。因为当下的中学教育是一种注重共性的教育,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仍然保持着较强个性特征的学生,一定是有培养前途的学生。自主招生应该给予这部分考生适当的照顾,为其营造一个适合其个性发展的宽松环境和氛围,培养成与众不同但有助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人才。
三是有潜力的学生。即有着超常的智力和心理发展潜能,但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的学生。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,人的发展是有时间差异的,有些考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中学阶段明显落后,按照其平时成绩也许考不上大学,但却蕴藏着巨大的潜能,有一定的特长,综合素质也比较高,进入高校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。自主招生就要披沙沥金,慧眼识珠,不漏掉这些“沧海遗珠”。
理想的招考制度应该是招生和考试分开,学校和考生“各取所需”。学生可以参加多次考试,以最好的成绩向学校提出申请。学生对人生进行理性规划,不是选择最好的学校,而是最适合自己的学校。学校不是盲目地招收成绩最好、最会考试、最“优秀”的学生,而是选择最符合学校定位和人才选拔定位的学生,不放过有特长的偏才、奇才和任何有个性、有潜力的学生。
本文原载2011年3月30日《中国教育报》第七版。